營養資訊

有關營養常見問題

癌症

此乃謬誤,反而有研究指大豆可減低罹患乳癌及復發的風險。女性及乳癌症倖存者也可安全食用大豆類食品,更應包含在每天的均衡飲食內。大豆或大豆製食品(如豆腐、腐竹及豆奶等)含豐富蛋白質,是肉類的代替品,對癌症病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,因為其口感較稔滑,容易入口及消化。

有機食物的營養價值與傳統方法種植的食物分別不大,而有研究指出,每天進食多種不同種類的蔬果,其好處遠遠超出殺蟲劑殘留物可能帶來的禍害。要將殺蟲劑殘留物的影響減至最少,可用清水把蔬果徹低洗淨,並除掉外皮。
本港已無「打針雞」出售,而且無研究指進食雞肉或其他家禽會可增加患癌風險。反而我們應小心烹調方法,因燒烤及高溫煎煮肉類後,可分解出蛋白質中的胺基酸,產生雜環胺(Heterocyclic Amines,簡稱HCAs),屬致癌物質。較低溫的烹調方法如蒸和焗可避免產生雜環胺,同時不應進食肉類上燒焦的部分。

在癌症治療期間,需求大量能量和蛋白質,如進食不足,身體只會消耗肌肉組織來彌補熱量。最佳做法是均衡飲食,以攝取足夠營養素。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是重要的能量來源: 1克脂肪提供卡路里9千卡,而1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提供卡路里4千卡,標準攝取量是按每公斤體重攝取卡路里30至35千卡;如本身體重為60公斤,每日的卡路里攝取應為(60公斤x 30至35千卡 = 1800至2100千卡)。請向註冊營養師商議制定飲食計畫。

蔬果中的各種抗氧化物、維他命、礦物質以及植物性化學物,可保護我們的細胞免受侵害,有助預防癌症。此外,蔬果亦含豐富膳食纖維,有助維持腸道健康,降低大腸癌的風險。 香港衛生署建議市民每天進食2份水果(1份=1個中型水果或180毫升無添加糖的純果汁) 及3份蔬菜(1份=半碗熟菜、瓜類或菇類)。天然果汁可以是建議的每日2份水果的其中一份,但與整個水果比較,果汁的膳食纖維較低,且因果汁含果糖,過量飲用會攝取過多的糖分或熱量。因此鼓勵進食水果,若飲用果汁,建議每天不多於一份 (約180毫升)。 雖然有偏方建議喝蔬果汁如馬鈴薯生汁來防癌,但只喝蔬果汁是不足以預防癌症的,還要減少進食高脂、高糖的食物、避免進食加工的肉類、飲酒和吸煙等不良習慣,才能達致全方位防癌。
近年研究發現,食物經高溫處理或烹煮,會在食物內產生基因致癌物丙烯酰胺(Acrylamide),而本港市民從膳食中攝入丙烯酰胺的主要來源是蔬菜及蔬菜製品,而其中大部分來自炒菜,生吃、水煮或蒸的蔬菜未有檢測到丙烯酰胺。實驗結果顯示,炒菜時溫度愈高、時間愈長,產生的丙烯酰胺會愈多。所以市民應避免長時間以過高油溫烹煮,亦不應進食燒焦的食物。如要炒菜,可先灼菜,或用健康的烹煮方法如水煮或蒸等。不管是病人還是健康人士,吃菜都能帶來益處,每天應進食最少三份蔬菜,避免吃過量煎炸食物。
檸檬汁富含維他命C,有助增強身體抵抗力。但目前未有醫學研究發現檸檬汁可殺死癌細胞,故建議癌症病人應盡速就醫,因癌症愈早治療的效果愈好。癌症病人應避免採用偏方,以免延誤病情。

近年在坊間流傳的布緯療法以茅屋芝士及冷榨亞麻籽油為食療,並要求病人戒所有肉類(包括魚)來配合療法。從營養學角度看,亞麻籽油含有豐富奧米加三脂肪酸,適量進食配合均衡飲食可對身體有益,尤其是心臟血管健康。但亞麻籽油和茅屋芝士對治療癌症的科研證據不足,不建議癌症病人採用此偏方來取代醫學治療。同時亦不建議癌症病人避免所有肉類(包括魚),此舉只會令飲食欠缺多元化,有機會令蛋白質攝取不足,影響治療及康復進度。目前並沒有足夠研究指適量吃肉會令癌症惡化或復發,相反,攝取足夠蛋白質是癌症病人飲食十分重要的一環。

鳴謝:

潘仕寶小姐 (Sally)

英國註冊營養師
澳洲註冊營養師
倫敦英皇書院營養學學士
澳洲悉尼大學營養治療學碩士
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運動營養學

潘小姐現為私人執業註冊營養師,為客人提供多元化的醫學營養治療,包括:癌症、體重管理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腎病、脂肪肝、痛風、運動營養、老人營養和婦女健康等,根據每位病人的病歷、 藥物、 體質、 飲食習慣來訂立出個人化的營養治療。潘小姐亦經常被邀請為癌病患者提供營養講座和烹飪工作坊